波尔多年份的“冷”与“热”
尤其在当前钢材销售价格疲软,矿石价格受制于上游矿企高企不下,企业处在微利甚至亏损的背景下,炼焦煤的价格波动对钢铁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很大的压力。
山能集团自3月11日起,冶炼精煤实行量价优惠政策:当月发运6000吨,优惠50元/吨。自3月18日起,混煤执行价格下调与量价优惠相结合的政策:价格统一下调20元/吨。
受此影响,预计短时期内国内炼焦煤市场仍将维持弱势盘整态势。进口炼焦煤市场震荡盘整,部分报价小幅下行,成交一般,澳洲主焦煤下调20元/吨北方港提货1205元/吨,加拿大中挥发焦煤下调30元/吨北方港提货1230元/吨。当月发运1.8万吨以上,优惠70元/吨。当月发运1.2万吨,优惠60元/吨。当月发运9000吨以上,优惠50元/吨。
当月发运6000吨,优惠40元/吨。国内炼焦煤市场弱势运行,煤矿开工率良好,仍有部分山东煤企为保证销量出台量价优惠政策,但收效甚微,煤企库存压力较大,钢厂炼焦煤采购价以稳为主,成交低迷。三是随着国家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煤炭铁路运输干线建设进程加快,全国特高压输电与电网跨网调度能力增强,煤炭供应与应急保障能力大幅提高。
从国际宏观趋势看,美国、欧盟经济危机有所缓和,新兴市场发展势头迅猛,预计今年的国际经济形势将好于上年。发达国家将延续紧财政、宽货币政策,全球范围内整体通胀压力不大三、煤炭行业价格和利润总水平大幅滑落,企业成本上升,应收账款增加2012年,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指标均不理想,国际油价的下跌使煤炭行业备受拖累,页岩气、煤层气、油砂等新能源的利用等诸多因素导致世界煤炭需求下降。炼焦精煤产量约为5.5亿吨,同比增长1.71%。
10月以后受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等因素影响,煤炭需求有所回升,市场价格均出现上涨,总体保持低位稳定,涨幅从大到小依次为炼焦煤、喷吹煤、无烟煤和电煤,煤炭行业开始步入微利时代。国际煤价连续走低导致煤炭净进口大幅增加,增速保持高位。
出口928万吨,同比下降36.7%。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863亿元,同比增加59亿元,增长7.4%。全国煤炭产量36.6亿吨,其中动力煤产量约为29.1亿吨,同比增长0.64%。二、煤炭库存居高不下,铁路及港口发运量下滑截至2012年末,煤炭企业存煤约8500万吨,同比增长58%。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直报的90家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24.1%,利润同比下降22.3%,其中19家企业出现亏损,亏损面21.1%,比去年上升了14.5个百分点,行业盈利能力下降,部分企业经营困难。2012年二季度以来,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逐月下降,前11个月,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655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由一季度的35.1%迅速回落了26.4个百分点,低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个百分点,与十一五煤炭投资平均增幅相比下降了17.8个百分点。5月开始到9月,受世界经济持续低迷、新能源冲击及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煤炭产业步入调整期,煤炭价格不断下跌,煤炭产销、消费和转运量增幅大幅下降,煤炭库存和净进口维持高位,国内市场供大于求态势明显,由此导致市场景气指数和煤炭价格指数大幅下滑,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快速增加,企业经营出现了许多困难。特别是秦皇岛港、天津港、锦州港等港口群受货源分流、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煤炭发运量明显减少。
净进口煤炭2.8亿吨,同比增长34.5%,对国内煤炭市场特别是对内贸煤需求产生了较大压力。再加上受水电满发、重点发电企业电煤消耗降低、进口煤大增等因素影响,煤炭市场价格从中期开始急剧下滑,四季度以来虽基本保持平稳,但总水平环比与上一年同期仍有很大差距。
重点发电企业存煤8113万吨,同比下降0.6%,存煤可用天数保持在19天以上,煤炭库存维持高位,去库存压力依然很大。与此同时,煤炭消费量增幅回落明显,1-12月全国煤炭消费总量约为37.2亿吨,同比增长4.4%,增幅同比降低5.6个百分点。
北方11个主要发煤港口全年合计发煤达5.9亿吨,同比减少3600万吨。一、煤炭产量和消费总量保持增长,产销增速明显回落2012年以内蒙、山西和陕西三省区为代表的国内煤炭产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三省煤炭产量分别为10.8亿吨、9.13亿吨和4.63亿吨,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0%、4.7%和14.3%。初步测算三港全年分别发运煤炭约2.36亿吨、0.74亿吨和0.16亿吨,同比减少1600万吨、1000万吨和700万吨。主要港口转运煤炭6.2亿吨,同比下降5.4%。国内煤炭市场由于煤炭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产能建设超前,而国内宏观经济增速、固定资产和房地产投资放缓,生铁、粗钢产量和建材、水泥产量增速显著回落,电力、冶金行业用煤需求下降。煤炭交易模式变革对煤炭市场的作用及影响2012年国内煤炭市场经济运行基本呈Z字形走势,前4个月煤炭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平稳。
无烟块煤产量约为0.84亿吨,同比减少4%。1-12月份全国铁路发送煤炭22.6亿吨,同比下降0.5%。
受煤炭需求下滑的影响,2012年煤炭运输总体宽松,煤炭发货单位主要为国内大中型煤企,下游企业对国内市场煤的采购积极性降低,疲弱的市场形势对铁路和主要港口的煤炭运输造成了一定影响。(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 曲剑午)。
2012年全国煤炭进口约2.9亿吨,同比增长29.8%作为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及流通领域的国际盛会,中国国际煤炭大会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此次大会是自2002年以来第十一次在中国举办的大型煤炭专业国际性会议。
同期举办的煤炭展览会也是大会框架下的核心内容之一,为构建企业交流平台并向煤炭及能源市场推介新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最佳契机。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王树鹤等相关政府、协会等领导与会并作重要演讲,国内外知名煤炭企业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曲剑午、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有喜、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根贵、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翟桂武及中外电力、钢铁、航运等煤炭衍生行业相关领导和专家到会发言。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和英国国际煤炭会议公司共同组织的第11届中国国际煤炭大会于4月16至17日在北京万达索菲特大饭店举行。来自国内外煤炭生产、服务及消费企业包括冶金、电力、化工、航运、交通等行业的高层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齐聚北京,结合国家煤炭行业发展动态,以世界煤炭工业的安全、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煤炭运销及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动态为切入点,涵盖政策解读、行业研究、市场展望、煤炭贸易和中外合作五个方面,就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发展机遇、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动力煤进出口市场分析、焦煤的供需变化、国际钢铁市场与煤炭贸易的相互影响、海外投资中国市场的战略分析和煤炭供应链等关键性问题展开广泛交流和探讨
《金融时报》4月12日报道,受美国天然气市场繁荣的影响,全球热煤生产商将年度基准协议价格削减超过17%。斯特拉塔公司通常在热煤价格年度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谈判确定的价格通常也成为热煤的基准价。
随着美国天然气的繁荣发展,天然气价格下降,美国煤炭生产商只能将开采的煤销往国外,从而对全球煤炭市场造成冲击。同时,亚太市场由于印尼煤产量的大量增长,供应也非常充足。
周四,据知情人士透露,斯特拉塔(Xstrata)公司与日本公用事业集团签署年度热煤供应合同,合同价格为95美元/吨,同比下降17.5%。热煤基准价格下降主要因为煤炭供应充足
业内人士表示,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以税收为基本来源,山西税收出现连续大幅下滑,也致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增加。山西省国税局收入规划核算处处长杜飞彪认为,煤炭的量减价跌是造成山西煤炭税收减收的主因之一。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山西重点监控的625户煤炭生产企业产品销量1.95亿吨,同比下降5.2%,减少1012万吨。煤炭税收一直是产煤大省山西税收最强劲的动力引擎,发端于2012年下半年的煤市寒潮持续发酵,令这一引擎转速大幅下降。
杜飞彪举例称,阳泉共有33户煤加工企业被鉴定为煤炭运销行业,因安全事故全面停产,33户企业一季度仅入库增值税2160万元,同比减少89.17%,减收1.78亿元。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造成需求不足,加之今年前两个月中国进口煤炭大幅增长34.3%,导致山西煤炭产品销售受阻,价格大幅下跌。
据山西省国税局初步测算,因煤炭量减价跌造成该省入库增值税减收约18亿元。山西省国税局15日对外发布最新数据称,今年一季度,山西省煤炭生产和运销行业增值税共减收65.42亿元人民币。
数据显示,煤炭生产行业今年一季度入库增值税119.6亿元,同比下降32.13%,减收56.63亿元。与此同时,作为煤炭生产的衍生产业,山西煤炭运销亦受牵连。